在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诚益生物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益生物”)于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试图在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分得一杯羹,Jefferies、BofA Securities、CICC为其联席保荐人。
凭借其主打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诚益生物成功吸引了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青睐并达成重磅合作。然而,在光鲜外表之下,临床进展滞后、收入剧烈波动、单一品种及单一客户依赖、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收入波动明显 过度依赖单一合作伙伴及单一品种
分析诚益生物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公司的收入稳定性存在较大问题。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36亿美元、2.21亿美元和55.7万美元,呈现出较大波动。同期公司的盈利情况也起伏不定,从2023年亏损0.52亿美元,到2024年盈利1.39亿美元,再到2025年上半年亏损0.21亿美元。
业绩剧烈波动的根源在于公司对单一合作伙伴阿斯利康的过度依赖。资料显示,阿斯利康不仅是诚益生物的战略股东,通过全资子公司和关联基金合计持有公司7.49%的股份,更是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唯一收入来源。2023年11月,双方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阿斯利康以最高20.1亿美元的对价获得ECC5004在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权利,其中包含1.85亿美元首付款和18.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024年,因确认首付款及部分里程碑款项,诚益生物收入大幅增长并实现盈利。但这种收入显然并不具备可持续性,2025年上半年,随着相关款项确认完毕,公司收入急剧下降至55.7万美元,同比下降超过99%。
从产品来看,公司对于单一产品的依赖同样较为突出。由研发进度示意图可见,除ECC5004之外,公司其余各在研管线均未进入临床Ⅱ期,距离商业化或达成BD协议均有较长距离。

营收依赖单一产品,且完全依赖于与阿斯利康合作进展的收入模式,使得诚益生物的业绩表现与ECC5004的研发里程碑紧密捆绑。而创新药研发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领域,尤其进入临床后期,资金消耗速度将大幅提升。
从现金储备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诚益生物账面上有1.74亿美元的可动用资金,包括5642.8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1.18亿美元金融资产。但其资金消耗速度同样惊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573.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9.8%。按照这一消耗速率,公司现有现金储备仅能维持约1.5年的研发支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账上有一项1.3亿美元的赎回负债,根据约定,如果诚益生物未能在提交上市申请后的18个月内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这一条款也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资金压力。
临床研发进度落后 市场竞争已趋于红海
从产品角度看,诚益生物核心产品ECC5004是一种每日一次口服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旨在为患者提供比注射剂型更为便利的用药选择。招股书中,诚益生物表示ECC5004具有9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凭借这一差异化优势,该产品获得了阿斯利康的关注。但需要关注的是,该产品的临床开发进度与同行相比已经明显落后。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ECC5004的全球IIb期临床试验及中国Ib期研究预计要到2025年第四季度才能结束。相比之下,礼来公司的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Orforglipron已经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不久后将向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此外,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与礼来的替尔泊肽这两款注射型GLP-1药物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两者的销售额合计超过300亿美元,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壁垒。
国内同行的发展也同样迅速。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款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已于2025年6月获得批准上市;联邦制药、翰森制药等企业也通过与国际药企的合作加速推进各自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市场竞争已趋于红海。因此,即使诚益生物的产品未来能够获批上市,也将因进入市场较晚而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除了ECC5004,诚益生物的另一款产品ECC4703也面临挑战。ECC4703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口服药物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IIa期试验。但该治疗领域已有Resmetirom于2024年获批上市,成为首款获批的MASH疗法,而且全球范围内还有上百种在研药物正在开发。
历史沿革方面,自2023年完成C轮融资后,诚益生物再无新的融资进账,而部分早期投资者却开始减持股份。2024年1月,A轮投资方上海圣众将其持有的12.66万股以约306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个人投资者;国药创新、元禾原点等机构也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部分退出,资本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或显不足。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